本報特約評論員劉志權
  問題其實不盡在應試教育,而在於,“愛”本身就是我們的弱點。
  《中國教育發展報告(2014)》日前發佈,其中關於去年中小學生自殺情況研究的報告再度引發公眾關註。報告搜集了去年發生的79起自殺案例,認為主因一是來自學業的壓力,一是來自於他人尤其是教師的羞辱。
  老實說,這則報告其實並沒有提供太多更新的東西。一者,中小學生自殺的悲劇,至少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,就屢見報端;目前沒有較為權威的調查提供孩子自殺率的精確統計,我們也無從得知去年這一情況是否更糟。二者,導致自殺的主要原因,也還是眾所周知的那麼幾個。
  年輕人的自殺令人惋惜。古希腊人曾把少年的夭亡比喻為“從一年四季中奪走了春天”。問題是,無論社會如何進步,無論我們如何試圖把孩子置於愛的強大羽翼之下,卻無法抵禦命運的突襲和殘酷的掠奪。
  幾乎每個家長都願意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。但防線是如何被攻破的?
  我們自然首先會歸咎於應試教育。但是,如支持者所認為的,應試教育畢竟是目前國情下比較公正可行的方式,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間有根本改變。而且,如果我們明知這是一隻猛獸,為何還是會讓它輕易衝破我們的防線?
  問題其實不盡在應試教育,而在於,“愛”本身就是我們的弱點。
  我們總想把孩子塑造成一個完美的人——一位母親,希望孩子不要像自己一樣平庸;一位教授,希望孩子能像自己一樣到國外大學深造。因為愛,我們在孩子身上寄托了我們未盡的夢想,或者預設了種種理想。
  為此,我們時時在焦慮,同時也把孩子置於焦慮之中:孩子不能專註地彈鋼琴,孩子不喜歡畫畫,孩子過於調皮,孩子沒能當上三好學生……當然,還有孩子的成績不理想。為此,我們與老師暗中結成聯盟。老師的批評必將緊跟著家長的暴風驟雨。我們一面指責應試教育,一面又暗暗希望孩子能“與狼共舞”。
  另一方面,出於對“焦慮”的歉疚,我們又傾向於在生活上給出讓步:我們給孩子太多的關愛和呵護,讓他們成長於溫室之中。我們沒有讓他們學會奔跑、摔跤,沒有讓他們發展出抗擊風霜雨雪的能力,而且也忽略了,他們已經悄然從懵懂的孩子,開始了情感獨立,有了自己的交往圈子、價值觀,以及青春期的煩惱。
  教育現狀的不合理,升學、擇校的壓力,未來殘酷的生存競爭都不可迴避。但如福克納所說,人生是一場不知何處是終點的越野長跑。我們應該先扛起種種壓力,饋贈給孩子種種生存的必備技能,直到他們自信地跑到未可知的自然中去,這才是愛的正確方式。  (原標題:讓孩子免於自殺的“突襲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x98zxzjt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